“加勒比珍珠”上的中国故事

2018-08-15 09:22:1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script src="http://tv.people.com.cn/img/player/v.js"></script><script>showPlayer({id:"/pvservice/xml/2018/8/1/cc900f4f-f2f1-41ac-b96e-f661589e9e11.xml",skin:2,autonext:0,norecomm:1,height:"400",width:"525"});</script>

建成后的多米尼克约克峡谷桥。
本报记者 王骁波摄

多米尼克西部公路一处道路损毁点,工人们正在进行修复工作。
本报记者 陈效卫摄

格林纳达奥林匹克办公楼内部,当地设计师正与中方人员进行沟通。
本报记者 陈效卫摄

巴巴多斯体育馆维修改造项目完成后的外景。
本报记者 陈效卫摄
版式设计:蔡华伟

 

坐落在东加勒比海上的小安的列斯群岛,犹如一串珍珠散落在翡翠般的海面,素有“加勒比珍珠”的美誉。群岛中南部的多米尼克、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等国,面积只有几百平方公里,人口从几万到20多万不等。行走在这些国家,记者耳边不时可闻“你好”的中文问候,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友好感情溢于言表。

“中国专家组拯救了多米尼克的农业命脉”

超强飓风“玛利亚”已经过去11个月,但在多米尼克国际机场通往首都罗索的崎岖山路上,被刮倒的大树、横躺的路灯柱、毁坏待修的房屋等仍不时可见。据统计,“玛利亚”飓风摧毁了多米尼克70%的建筑物和几乎全部的农作物,约80%的民众受灾。

“直到现在许多房顶还只是几层塑料布。飓风过去后,我们家被彻底毁坏,无力修缮,只能借住在亲戚家。10多个人挤在原来只住5口人的房屋内,缺水缺电,又热又闷!”当地居民莫里斯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急需住房,中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莫里斯口中说的“中国朋友”,是目前正在为多米尼克“贝尔维尤肖邦安居项目”忙碌的一群人。该项目总计修建住房105栋,可供327户家庭居住,本用于安置受2015年“埃丽卡”热带风暴影响而无家可归的当地民众,但去年的“玛利亚”飓风打断了这一进程,且让保障性住房缺口进一步扩大。

“考虑到当地需求的紧迫性,我们在灾后尽了最大努力,成为当地第一家复工的企业。”项目承建方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多米尼克项目经理齐亚介绍说,飓风过后至今,当地无法提供足够的建材,道路、桥梁、港口都遭到破坏而无法运送货物。目前,他们正克服困难移交住房,计划到明年6月完成全部移交,让居者有其屋。

在连接多米尼克仅有的两座城市罗索和朴茨茅斯的西部公路上,来自中国的青建集团股份公司的工程队也在忙碌着。西部公路是多米尼克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该国灾后恢复农业出口、提振旅游和服务业的重要保障。连遭“埃丽卡”和“玛利亚”的袭击后,西部公路多处路段被毁。

“埃丽卡”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热带风暴,所到之处,留下的是一片片废墟,导致多米尼克经济损失达当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0%。承接中国政府援助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的农业专家,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灾救灾之中,确保了洪灾过后,附近民众有饭吃。

更关键的是,专家们为当地成功保住了第二年“丰收的种子”——香蕉种苗。专家组组长孙浩杰介绍,香蕉是多米尼克最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其出口收入占该国外汇收入的50%。由于当地香蕉当时正受到黑斑病的侵蚀,专家组培育的抗黑斑病新型香蕉种苗带来了希望。“埃丽卡”来袭时,这12万株种苗刚出培养瓶还不到一周,每3小时需浇一次水。在整个园区停水停电、智能温室陷入瘫痪的情况下,只能引河水浇灌种苗。

为此,全体专家冒雨抢修河水引流系统,泡在齐腰深的河水里进行管道修复。之后又对温室进行全面清理消毒,淋湿的衣服还没暖干又被汗水浸湿……最终,这批珍贵的香蕉种苗得以存活下来。看着浑身泥泞、疲惫不堪的中国专家,当地农户感动不已,反复说着“我的好兄弟!”多米尼克农业部长德莱格听闻之后,一再感谢“中国专家组拯救了多米尼克的农业命脉!”

“感谢中国公司帮助格林纳达实现了建筑现代化的愿望”

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记者来到了以巴巴多斯国家英雄、传奇板球选手加菲尔德·索伯斯命名的体育馆。对于人口不到30万的巴巴多斯而言,这座体育馆不仅承接了各级体育赛事,还是举办音乐会、毕业典礼甚至是婚礼的体面场所。

体育馆刚刚完成了维修改造。据维修改造项目承建方山西建工集团当地项目经理李国宝介绍,这座中型体育馆于1992年完工,建筑面积9940平方米、馆内观众座位近4000个。此次维修改造项目除了屋面翻修、增加卷材防水层、更换比赛大厅的木地板外,还新增了视频监控系统、移动会议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54套太阳能路灯。

巴巴多斯文化、体育和青年部部长斯蒂文·拉什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体育馆改造项目让巴巴多斯篮球队能够在符合最新国际标准的场地练习,有力促进了巴体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格林纳达与巴巴多斯相距约150公里。在格林纳达国家体育场,记者遇到了经常在此锻炼身体的市民弗雷泽。弗雷泽自豪地介绍:“格林纳达人喜欢运动,尤其是板球和田径。中国援建的体育场在加勒比地区堪称一流,为我们举办国际田径邀请赛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场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朋友馈赠的礼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距格林纳达国家体育场不远,一座造型独特的奥林匹克办公楼也于日前竣工。这栋正面几乎被玻璃幕墙覆盖的6层建筑在周边加勒比风格的建筑中格外引人注目。据项目负责人徐博介绍,这是由格林纳达奥委会自筹资金、中格双方共同参与设计、青岛福海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项目,办公楼的地基是滩涂地质,经过复杂的置换才能承载现有的框架架构,建设过程还上演了4个月封顶的“中国速度”。

项目格方设计师洛纳·查尔斯说,“感谢中国公司帮助格林纳达实现了建筑现代化的愿望。”她对记者表示:“办公楼在格林纳达创造了多项纪录,如首个隐形框玻璃幕墙、首个透明玻璃天窗等。楼内的灯具设计成奥林匹克五环造型,高度10米、直径4米的全玻璃火炬造型更是独一无二。”

友谊之桥展示“非凡的质量”

中国驻多米尼克经商处负责人王全火告诉记者,农产品出口是多米尼克经济发展的支柱,但该国山势崎岖,溪流众多,薄弱的交通设施卡住了果蔬运输的“咽喉”,也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从多米尼克的农业主产区到市区和港口,需要穿过该国最长的河流拉犹河,但河上的桥梁数次遭受飓风灾害,年久失修,已成为一座危桥。7月13日,拉犹河上架起的中多“友谊之桥”——约克峡谷桥正式通车。

约克峡谷桥全长180米、宽8.5米,全部采用中国公路标准,由中铁十四局承建,是目前多米尼克最长的桥梁。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经受住了超强飓风“玛利亚”的严峻考验,过硬的质量让当地官员赞不绝口。项目竣工移交前,多米尼克副总理奥斯特里前来视察,仔细地查看了桥基、桥墩和桥面,“约克峡谷桥是‘玛利亚’飓风后最先移交的主要基建项目,它经受住了飓风的严峻考验,向我们展示了非凡的质量。”

约克峡谷桥项目经理樊祥平坦言,在这个“地无一里平”的山地国家,很多工程材料都要通过多次倒运才能进入工地。自2016年9月开工以来,项目组先后经历暴洪13次,飓风“玛利亚”过后,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等都被洪水卷走。项目人员组织了重大施工抢险3次,确保了桥梁桩基和墩台的安全施工。

奥斯特里表示,约克峡谷桥是多米尼克中部地区的交通要道,对整个国家灾后农业的恢复发展至关重要,成为多中友谊的又一重要象征。约克峡谷桥被称作“友谊之桥”,不仅在于两国交好,还在于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感情。据樊祥平介绍,施工期间,项目组义务为当地修路3.7公里,为这个人口不足7万的国家培养了20多名桥梁工程技术人员。雨季暴洪发生时,项目组专门安排车辆护送工地附近居民的孩子上学。“许多素不相识的当地居民会给我们送来香蕉、芒果等当地特产表达感激之情。”

家住拉犹河畔的居民查尔斯见证了大桥建设全过程,看到大桥建成通车,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友谊之桥让我们的香蕉能够及时卖到邻国了,我们将获得更多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

(本报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5日 22 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