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企业再曝造假丑闻

2018-08-15 09:22:1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日本国土交通省近日发布消息称,马自达、铃木和雅马哈发动机3家日本公司在对新车燃效等方面的测试中被发现存在不当检查。这3家公司先后召开记者会,承认在整车尾气和燃效测定试验中存在篡改测定值的违规行为。日本媒体认为,再次被曝光的造假丑闻不仅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对日本汽车企业的信心,甚至严重损害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日本制造”的信赖。

铃木公司称,在燃效和尾气抽样检测中,车速超过规定范围、超速时间超过容许范围的结果本该是无效的,但检测人员将这些结果作为有效结果处理,共涉及6401辆汽车;雅马哈发动机公司在调查了335辆参与数据测定的摩托车后,发现其中7辆在检测过程中存在将应剔除的数据作为有效测定数据的情况;马自达公司也承认,72辆汽车的质检环节存在类似问题。

日本国土交通省拟要求制造商方面保存检查记录和采取防止记录被改写的措施。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发表评论称,对这一问题感到极其遗憾,将确保措施得到贯彻落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近年来,日本企业接二连三地曝出丑闻,暴露出日本制造业很多深层次问题。由于日本在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大批企业质量管理人才已到退休年龄,负责企业质量管理的人才出现短缺,可能成为影响日本制造业信誉的绊脚石。有日本媒体分析称,日本知名企业质量问题频发,暴露出日本企业内部存在巨大管理漏洞。

日本知名车企近年来频频被曝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不正当行为。三菱汽车和铃木汽车2016年被曝篡改燃效数据。日产汽车和斯巴鲁公司2017年被曝使用无资质检验员进行车辆出厂检验。加上此次发现的问题,势必降低消费者对日本车企的信心。日本早稻田大学管理学教授长内厚认为,最近日本制造业出现的一系列丑闻是因为这些企业从整体上疏于品质管理。

《日本经济新闻》的文章将日本汽车业丑闻频发的原因归结为日本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存在局限性,文章深入剖析日本制造业企业大面积造假背后的原因:首先,企业一味强调成本控制,对质量安全放松了警惕;其次,未能很好解决熟练产业工人严重不足问题;第三,日本企业官僚化之困仍待破解。日本媒体和分析人士从企业文化、业绩压力等企业管理微观层面,到日本生产力人口不足、企业雇佣机制变异等社会变化宏观层面,展开了全面的探讨。日本舆论认为,以造假手段维持企业虚假繁荣,最终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本报东京8月1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5日 21 版)

相关阅读

柳条湖特大桥(100+100)米斜拉T构桥顺利完成转体
这些伤手行为99.9%的人天天都在做!
星巴克中国东北首家绿色门店亮相大连
畅销四十余年,“特别年货”郁美净凭什么打动一代代中国妈妈?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个人养老金正开创新的市场蓝海
十年磨剑锐意进取 ——平安养老险“养老梦”底气十足
甘为民:知行果合一 入无止之境
平安养老险: “养老”有温度 服务更暖心
践行“有温度的金融” 平安养老险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平安养老节”盛大开幕,带您开启品质生活
“五心”服务让消费者感受更有温度的金融 ——致平安养老险消费者的一封信
平安养老险坚守初心,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
平安养老险党委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系列活动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让“夕阳红”感受数字时代的平安温度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呼吁“社会第六险”,长护险“平安样板”破局养老困境
青春向上 奋斗出彩——百年青春同心向党,平安养老险青年如是说
平安富盈安心年金保险组合计划荣耀上市!
沈阳市府恒隆广场10周年庆让艺术邂逅科技 大型虚拟现实沉浸式艺术展《無鏡之梦》亮相沈城
用心铸就社会责任,平安养老险《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获金诺奖